在濱海港區各條戰線上的
中青年骨干
用擔當扛起重任
用智慧托起“強港夢”
把每一項工作做到極致
讓每一份付出結出果實
在平凡崗位釋放耀眼光芒
以微光凝炬
為港區能級躍升注入強勁動能
初心如磐,他是先鋒黨員的“踐行者”
30歲出頭的退役軍人、碼頭調度員朱道雄,以黨員身份“沉”入一線。他跟班作業摸清員工強度,及時調整輪班節奏;針對設備操作痛點現場優化方案,手把手指導技能;對貨車司機訴求“現場專辦”,建立運輸、環保等環節“問題即時清”機制,將隱患化解在萌芽。用“并肩作戰”凝聚合力,打磨出港口服務的“好口碑”。
?
敢打敢拼,他是壁壘突破的“急先鋒”
李斌跳出“老思維”,以“港口+”模式破局。“請進來”:邀請江蘇糧食、糧油企業洽談;“走出去”:對接安徽、徐州、連云港港口拓展客源,主動認領“硬骨頭”任務,以“連軸轉”干勁搶進度。深入磅房、糧倉與員工嘮家常、解難題,用熱忱點燃全員攻堅熱情,成為攻堅“推進器”。
?
項目推進,他是高效協同的“催化劑”
項目緊、任務重,劉洋以“朝受命、夕飲冰”的勁頭沖鋒。白天奔走現場協調,晚上點燈研判進度銜接;用腳步丈量港區土地,憑專業快速拆解突發堵點,保障流程順暢;以“釘釘子”精神嚴守目標、不拖時限,把規劃藍圖變成落地見效的“精品工程”,讓港區建設愿景照進現實。
?
錙銖必較,他是企業運營的“監管員”
曹玉喜把“過緊日子”刻進行動,從一頁紙、一度電、一滴油摳效益。作為“賬房先生”,他對螺絲釘采購價、數百萬元項目預算逐一核查推算;緊盯臺賬“毫厘之差”,嚴守資金“規范紅線”;攻堅中既算“眼前賬”“過程賬”,更算“長遠賬”,遇數據偏差溯源倒查,為港區資金決策提供可靠支撐,確保每一分錢用在“刀刃上”。
從碼頭一線到項目前沿
從精細管理到業務攻堅
他們以“第一人稱”扛起主責
用“標桿”的規范標準
堅守崗位“強內功”
平凡舞臺“出精彩”
在不同的崗位上
書寫著不平凡的業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