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九月,黃海潮涌。中宣部“活力中國”主題采訪團一行走進鹽城,圍繞“穩外貿、穩外資,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”主題,深入企業車間、港口碼頭、能源基地,實地探訪我市擴大開放的思路舉措、生動實踐與探索經驗。中央及省級媒體記者用鏡頭和筆端,記錄鹽城開放發展的強勁脈動,感受這座沿海城市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。
一條寵物牽引繩,能牽出多大市場?在中恒寵物,答案是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采訪團第一站來到這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。一件件設計新穎的寵物窩、寵物零食正走向全球各地。作為我國寵物用品行業的龍頭企業,憑借自主研發實力,年出口量連續多年位居國內同行前列,還擁有跨境電商自有品牌,展現出鹽城制造與國際合作的深度融合。
工人日報記者 陳子蘊:
我覺得就特別有意思,因為我本身不養寵物的一個人,我走到寵物食品這一塊,我以為是給人吃的,然后我就剛才也采訪了一下咱們這邊的工作人員,他們也很細心地告訴我,主要銷往的國家也是北美歐盟這種發達國家,就是說明咱們的這種寵物類的食品的質量,它已經滿足了一些發達國家的要求。
在佛吉亞(鹽城)汽車部件系統有限公司,智能化生產設備精準作業,每一套汽車座椅滑軌的生產都經過嚴格把控。佛吉亞作為法資企業的代表,已成為中國汽車滑軌市場的重要供應商。而這背后,離不開中韓(鹽城)產業園的優質平臺。作為“兩國四園”開放合作格局的重要一環,園區依托對韓合作優勢,集聚外資企業382家,打造出對外開放的高能級平臺,成為鹽城吸引外資、推動國際產業合作的核心載體。
中國工業報記者 高娟:
我是第一次來鹽城,然后我感覺就是鹽城的綠色生態這一塊,剛一進鹽城就感覺特別明顯,就整個城市又干凈,綠色生機盎然的。另外就是他講,我們正在打造這個數字化工廠,現在隨著5G、還有數字化的應用,這些東西都可以大幅提高工廠的效率,為企業提質增效,我覺得都蠻典型的。
光明日報記者 李健:
我們看到里面有很多智能化的一些產品,公司也有500多項專利,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些高科技的支撐,我們也是看到了有很多利用了AI還有智能的這樣的一些檢測,讓我們的產品合格率更高,這樣的話我們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也就會更強,也能夠助力我們生產的產品能夠銷往海內外。
海風獵獵,巨輪靠泊。作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、淮河流域出海門戶,從鹽城港濱海港區的碼頭遠眺,巨輪往來穿梭,龍門吊忙碌作業,一派繁忙景象,“沿海綜合樞紐港”的功能正加速釋放。而在中海油鹽城“綠能港”,直徑88米、高60米的LNG儲罐如同巨型“保溫瓶”,在“綠能港”一字排開,宛如“能源城堡”。作為以江蘇LNG接收站為龍頭的能源基地,在綠色能源領域開辟出外貿新賽道,為鹽城高水平開放注入“綠色動能”。
新華日報記者 董雙:
上一次來到鹽城是去大豐麋鹿保護區,那個時候給我的感覺就是鹽城是一個自然風光特別美麗的城市,那這一次來到鹽城了,我也看到了新的一面,我們這一次參觀了佛吉亞,去了中恒寵物,包括今天下午來到這個濱海港,讓我覺得鹽城是一個充滿發展活力的城市,那我也期待鹽城市越來越好。
兩天行程轉瞬即逝。黃海潮聲,久久回蕩。從寵物食品到汽車核心零部件,從10萬噸級碼頭到百萬噸級能源樞紐,采訪團在鹽城看到的不僅是項目之“大”、數據之“新”,更是開放之“活”、格局之“寬”。鹽城,把開放寫進了潮汐,把活力裝進了世界。面向未來,這座向海圖強的城市,必將以更高水平開放擁抱全球,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壯闊航程中,續寫新的黃海傳奇。鹽城,未來可期!
來 源:《鹽城新聞》